![]() 一种用于柑橘病虫诱杀装置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柑橘病虫诱杀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为透明设置,所述壳体内腔左右对称设置有两个电网层,所述电网层上下侧壁分别与壳体内腔侧壁活动连接,所述壳体内腔底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呈U形设置,所述壳体内腔顶面和支撑板顶面左右对称均开设有凹槽,所述电网层两侧分别延伸至凹槽内,目前对害虫的治理大多数都是通过喷洒药物对其进行灭杀,但药物在一定程度上会残留在柑橘和枝叶上,易造成质量和产量下降,并且现有技术中的害虫诱杀装置对远处枝叶上的爬行害虫不能很好的诱杀,导致诱杀范围低和诱杀效果差。 公开号:CN214339576U 申请号:CN202120215931.9U 申请日:2021-01-26 公开日:2021-10-08 发明作者:蓝华国;莫朝龙;潘献飞 申请人:蓝华国; IPC主号:A01M1-04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柑橘治理,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柑橘病虫诱杀装置。 [n0002] 现代人们对生活水平质量越来越高,在饮食方面颇为关注,水果又是人们喜爱的食物之一,水果中的柑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能够补充人体所需的多种物质,在部分柑橘种植时受到环境和其它因素影响,使得柑橘的产量和质量尤为不佳,其中害虫又是最大因素之一,目前对害虫的治理大多数都是通过喷洒药物对其进行灭杀,但药物在一定程度上会残留在柑橘和枝叶上,易造成质量和产量下降,并且现有技术中的害虫诱杀装置对远处枝叶上的爬行害虫不能很好的诱杀,导致诱杀范围低和诱杀效果差,因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柑橘病虫诱杀装置。 [n0003]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柑橘病虫诱杀装置。 [n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柑橘病虫诱杀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为透明设置,所述壳体内腔左右对称设置有两个电网层,所述电网层上下侧壁分别与壳体内腔侧壁活动连接,所述壳体内腔底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呈U形设置,所述壳体内腔顶面和支撑板顶面左右对称均开设有凹槽,所述电网层两侧分别延伸至凹槽内,所述电网层靠近壳体中心一侧侧壁位于凹槽内均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另一端均与凹槽侧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电网层之间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左右侧壁分别与两侧电网层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板底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马达,所述马达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圆板,所述圆板前侧壁偏心固定连接有圆杆,所述圆杆侧壁上活动连接有两个连杆,所述连杆远离圆杆一端分别与两侧电网层活动连接,所述壳体内腔顶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紫外线灯,所述紫外线灯呈U形设置,所述支撑板顶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LED灯,所述支撑板顶面左右对称均设置有诱虫剂,所述支撑板内腔设置有蓄电池,所述壳体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通孔,所述壳体顶面靠近四边处均设置有拉伸机构。 [n0005] 进一步的,所述拉伸机构包括安装板,同侧所述安装板均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安装板之间均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两端分别与两侧安装板活动连接,所述转轴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发条,所述转轴侧壁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槽轮,所述槽轮内均缠绕有布带,所述布带远离壳体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挂钩。 [n0006]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顶面中心处活动连接有链条,位于最上侧所述链条固定连接有固定钩。 [n0007]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内腔底面左右对称均活动连接有收纳盒,所述收纳盒位于支撑板两侧。 [n0008]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内腔左右侧壁靠近顶面处分别固定连接有引流板,所述引流板呈倾斜设置。 [n0009]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前侧壁靠近底面处活动连接有活动门。 [n0010]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左右侧壁分别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活动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远离连接板一端分别与两侧电网层固定连接。 [n0011]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n0012] 1、本技术方案通过紫外线灯、LED灯和诱虫剂之间的相互配合,可实现对病虫起到诱导作用,利用电网层可将病虫诱杀,可有效的提高其诱杀便捷度; [n0013] 2、本技术方案通过壳体和拉伸机构之间的相互配合,通过将多个布带与其它树枝进行连接,便于远处病虫靠近,增加诱杀概率。 [n0014]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n0015] 图1为本实施例的立体图; [n0016] 图2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n0017] 图3为拉伸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n0018] 图4为图2中的A处放大图; [n0019] 图5为图2中的B处放大图。 [n0020] 图中:1、壳体;2、电网层;3、弹簧;4、连接板;5、马达;6、紫外线灯;7、支撑板;8、LED灯;9、诱虫剂;10、蓄电池;11、通孔;12、拉伸机构;121、安装板;122、转轴;123、发条;124、槽轮;125、布带;126、挂钩;13、收纳盒;14、链条;15、固定钩;16、引流板;17、圆板;18、圆杆;19、连杆;20、限位杆;21、限位槽;22、活动门。 [n0021]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n0022]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n0023]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n0024] 请参阅图1至图5,一种用于柑橘病虫诱杀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为透明设置,壳体1内腔左右对称设置有两个电网层2,电网层2上下侧壁分别与壳体1内腔侧壁活动连接,壳体1内腔底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7,支撑板7呈U形设置,壳体1内腔顶面和支撑板7顶面左右对称均开设有凹槽,电网层2两侧分别延伸至凹槽内,电网层2靠近壳体1中心一侧侧壁位于凹槽内均固定连接有弹簧3,弹簧3另一端均与凹槽侧壁固定连接,两个电网层2之间设置有连接板4,连接板4左右侧壁分别与两侧电网层2活动连接,连接板4左右侧壁分别开设有限位槽21,限位槽21内活动连接有限位杆20,限位杆20远离连接板4一端分别与两侧电网层2固定连接,连接板4底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马达5,马达5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圆板17,圆板17前侧壁偏心固定连接有圆杆18,圆杆18侧壁上活动连接有两个连杆19,连杆19远离圆杆18一端分别与两侧电网层2活动连接,壳体1内腔顶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紫外线灯6,紫外线灯6呈U形设置,支撑板7顶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LED灯8,支撑板7顶面左右对称均设置有诱虫剂9,通过紫外线灯6、LED灯8和诱虫剂9之间的相互配合,可实现对病虫起到诱导作用,利用电网层2可将病虫诱杀,可有效的提高其诱杀便捷度,支撑板7内腔设置有蓄电池10,壳体1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通孔11,壳体1顶面靠近四边处均设置有拉伸机构12,壳体1前侧壁靠近底面处活动连接有活动门22,壳体1内腔左右侧壁靠近顶面处分别固定连接有引流板16,引流板16呈倾斜设置,壳体1内腔底面左右对称均活动连接有收纳盒13,收纳盒13位于支撑板7两侧,壳体1顶面中心处活动连接有链条14,位于最上侧链条14固定连接有固定钩15; [n0025] 拉伸机构12包括安装板121,同侧安装板121均设置有两个,两个安装板121之间均设置有转轴122,转轴122两端分别与两侧安装板121活动连接,转轴122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发条123,转轴122侧壁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槽轮124,槽轮124内均缠绕有布带125,布带125远离壳体1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挂钩126,通过壳体1和拉伸机构12之间的相互配合,通过将多个布带125与其它树枝进行连接,便于远处病虫靠近,增加诱杀概率。 [n0026] 工作原理:在本技术方案中,首先将本装置悬挂在合适的树枝上,通过将链条14缠绕在树枝上,并将固定钩15钩入合适的链条14内,实现对本装置的悬挂操作,随后拉动挂钩126带动布带125拉伸,布带125通过槽轮124带动转轴122旋转,同时发条123收紧,将挂钩126挂在远处合适的树枝上,使得远处爬行害虫通过布带125进入本装置对其诱杀,随后打开活动门22,将诱虫剂9放入支撑板7上,通过蓄电池10启动紫外线灯6、LED灯8和电网层2,紫外线灯6和LED灯8可根据白天和夜晚的不同光线亮度对害虫进行引诱,当害虫从通孔11进入壳体1内时,会靠近紫外线灯6和LED灯8一侧,此时害虫与电网层2接触,通过额定电压将害虫诱杀,当电网层2上粘附的害虫较多时,通过蓄电池10启动马达5,马达5输出轴通过圆板17带动圆杆18偏心旋转,使得圆杆18通过连杆19带动电网层2进行抖动,将害虫尸体从电网层2上抖落并进入收纳盒13内,随后打开活动门22取出收纳盒13进行清理,可有效的提高其诱杀效果。 [n0027]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
Claims (7) [0001] 1.一种用于柑橘病虫诱杀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为透明设置,所述壳体(1)内腔左右对称设置有两个电网层(2),所述电网层(2)上下侧壁分别与壳体(1)内腔侧壁活动连接,所述壳体(1)内腔底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7),所述支撑板(7)呈U形设置,所述壳体(1)内腔顶面和支撑板(7)顶面左右对称均开设有凹槽,所述电网层(2)两侧分别延伸至凹槽内,所述电网层(2)靠近壳体(1)中心一侧侧壁位于凹槽内均固定连接有弹簧(3),所述弹簧(3)另一端均与凹槽侧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电网层(2)之间设置有连接板(4),所述连接板(4)左右侧壁分别与两侧电网层(2)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板(4)底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马达(5),所述马达(5)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圆板(17),所述圆板(17)前侧壁偏心固定连接有圆杆(18),所述圆杆(18)侧壁上活动连接有两个连杆(19),所述连杆(19)远离圆杆(18)一端分别与两侧电网层(2)活动连接,所述壳体(1)内腔顶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紫外线灯(6),所述紫外线灯(6)呈U形设置,所述支撑板(7)顶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LED灯(8),所述支撑板(7)顶面左右对称均设置有诱虫剂(9),所述支撑板(7)内腔设置有蓄电池(10),所述壳体(1)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通孔(11),所述壳体(1)顶面靠近四边处均设置有拉伸机构(12)。 [000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柑橘病虫诱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机构(12)包括安装板(121),同侧所述安装板(121)均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安装板(121)之间均设置有转轴(122),所述转轴(122)两端分别与两侧安装板(121)活动连接,所述转轴(122)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发条(123),所述转轴(122)侧壁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槽轮(124),所述槽轮(124)内均缠绕有布带(125),所述布带(125)远离壳体(1)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挂钩(126)。 [000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柑橘病虫诱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顶面中心处活动连接有链条(14),位于最上侧所述链条(14)固定连接有固定钩(15)。 [0004]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柑橘病虫诱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腔底面左右对称均活动连接有收纳盒(13),所述收纳盒(13)位于支撑板(7)两侧。 [000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柑橘病虫诱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腔左右侧壁靠近顶面处分别固定连接有引流板(16),所述引流板(16)呈倾斜设置。 [0006]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柑橘病虫诱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前侧壁靠近底面处活动连接有活动门(22)。 [0007]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柑橘病虫诱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4)左右侧壁分别开设有限位槽(21),所述限位槽(21)内活动连接有限位杆(20),所述限位杆(20)远离连接板(4)一端分别与两侧电网层(2)固定连接。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204518952U|2015-08-05|一种新能源全智能园林杀虫灯 CN214339576U|2021-10-08|一种用于柑橘病虫诱杀装置 CN202266970U|2012-06-06|太阳能杀虫照明一体灯 CN206150258U|2017-05-10|一种多功能实蝇诱捕器 CN211064740U|2020-07-24|一种梨子种植用驱虫装置 CN201947826U|2011-08-31|立柱式交流电庭院杀虫灯 CN209121060U|2019-07-19|一种昆虫诱杀器 CN206658904U|2017-11-24|一种多功能除虫灯 CN207492407U|2018-06-15|一种具有灭虫功能的调整脚 CN210901059U|2020-07-03|一种用于柑橘病虫诱杀装置 CN214546731U|2021-11-02|一种用于植物保护的灭虫装置 CN211881244U|2020-11-10|一种小型蔬菜种植用的防虫架 CN106689088A|2017-05-24|宽幅高效诱捕有害昆虫装置 CN2770366Y|2006-04-12|户外飞虫杀灭器 CN208338714U|2019-01-08|一种太阳能捕虫器 CN211672063U|2020-10-16|一种城镇用多功能捕虫器 CN211607961U|2020-10-02|一种农业种植用光伏式除害虫设备 CN214282881U|2021-09-28|一种害虫高效诱捕装置 CN2287670Y|1998-08-12|电子纱窗 CN212993918U|2021-04-20|一种基于生态农业的水稻种植用防虫装置 CN212116785U|2020-12-11|一种诱杀微小害虫装置 CN208940758U|2019-06-07|一种园林杀虫装置 CN212573932U|2021-02-23|物联网性诱捕捉装置 CN211298167U|2020-08-21|一种引诱粘捕式灭虫器 CN213784958U|2021-07-27|一种果树害虫诱杀装置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8|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8|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返回顶部]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215931.9U|CN214339576U|2021-01-26|2021-01-26|一种用于柑橘病虫诱杀装置|CN202120215931.9U| CN214339576U|2021-01-26|2021-01-26|一种用于柑橘病虫诱杀装置| 相关专利
Sulfonates, polymers, resist compositions and patterning process
Washing machine
Washing machine
Device for fixture finishing and tension adjusting of membrane
Structure for Equipping Band in a Plane Cathode Ray Tube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7 alpha-carboxyl 9, 11-epoxy steroids and intermediates useful therein an
国家/地区
|